就在这个月,上交密院宣布改名为浦江国际学院。关于上交密院关停的风波,我们有过报道。
而在交大密院改名的同时,我们关注到另一所中美合办大学——四川匹兹堡在今年也悄无声息地停止了招生。据知情人士透露,四川大学正在积极寻找与其它海外高校的合作。
据教育部官网显示,四川大学-匹兹堡停止招生
随着清华伯克利、天大佐治亚理工、上交密院、川大匹兹堡的相继关停或改名,另外一所知名中美合办大学ZJUI(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在社交媒体上,也各种传言满天飞舞。
有网友传,浙大与伊利诺伊的合同在2025年到期,今年将是最后一届招生,目前这一消息暂未经官方证实。我们从ZJUI官网看到,今年该校的招生仍在正常继续。
另外一边,适逢高考出分填报志愿,越来越多家长将目光投向中外合办大学。比如宁波诺丁汉、西交利物浦等大学等都是家长们的热门报考选择。
在中外合办大学屡陷风波的当下,它们仍旧是家长们可以放心报考的选择吗?
以及江湖上流传的低分进中外合办,毕业拿985、211或者海外知名大学学位,都是真实的吗?
在“深挖”中外合办后,我们发现这条赛道远比想象中复杂。
中外合办,“捡漏”上藤校?
John是2019年高考的云南考生。
因为发挥失常,在高考填报志愿时,John选择了中外合办——昆明理工大学与美国阿肯色大学联合创办的物流工程专业。
当年,倘若普通考生想要进入昆明理工,分数线通常要高出一本线三十分左右,但是报考该校的中外合办专业只要过一本线即可入读。“代价”是每年要比其它学生多花费2万多的学费(普通专业学费每年5000人民币左右,该专业学费2.9万/年)。
该专业学制分为3+1.5和4+0,John选择的后者,大学四年都在昆明理工度过。毕业后,拿的是昆明理工的学位证与毕业证。如果选3+1.5项目,有一年半的时间将去美国阿肯色大学读书。毕业后除了拿昆明理工的学位证和毕业证外,还将拿到阿肯色大学的学位证,相当于三证在手。
谈起这段时,John直称自己当年是“捡漏”上的大学。
John认识的另外一位朋友,他读的是北京交通大学与兰卡斯特大学合办的专业。在第一年招生时,这位朋友刚过国家线“擦线”录取,“但是第二年大家都知道这个信息差后,这个专业的分数线涨得跟经管院分数线差不多了。”John说。
John和朋友的经历可以说是整个中外合办从蓝海卷成红海的微小缩影。
最开始,选择中外合办的家长是一批对信息相对敏锐的群体,也是最早一波因为信息差吃到螃蟹的人。
再拿—康奈尔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举例,这个短暂存在于中外合办历史长河的项目曾在2022年首届招生。今年6月,该专业的首届学生,在毕业时不仅拿到了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还同时拿到藤校康奈尔学位,该合办专业被网友称为“弯道上藤校”。
截图来自学校官网,中美康奈尔合作项目只招生一届,据该专业毕业生透露,这一项目因疫情暂停招生。
除了“弯道超车”上梦校外,中外合办的超强升学率,也是近年来吸引无数考生涌入的原因之一。
拿昆山杜克举例,据学校官微数据,去年昆山杜克近90%的毕业生前往世界知名学府深造。其中,升学的中国毕业生有80.2%获得全美排名前十/常春藤联盟院校录取通知书。
图为昆山杜克2024届毕业生收获offer情况,随着报考昆山杜克的考生越来越多,昆山杜克的分数线也水涨船高。2025年申请季,昆山杜克录取率仅约4.2%。
曾接受我们采访的昆山杜克家长就告诉我们,申请海外研究生时,昆山杜克会被直接当成杜克大学看待,申请优势非常大。“美国杜克大学基本上是同学们用来保底的。”
但在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信息与未置可否的“传说”中,中外合办也被贴上“花钱买分”或者“花钱买学位”的标签。
同时,也是在传播之中,正规的中外合办也正在被有心之人利用,成为不良机构诓骗家长的手段。
哪些中外合办可以放心报考?
提到中外合办,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上纽大、昆山杜克、宁波诺丁汉等知名大学。
但以上大学只是成万上千中外合办的冰山一角。
拿上海与北京举例,通过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上海多达54所+,北京多达79所+(具体名单见教育部官网)。
图为上海地区经过教育部审批举办以及通过复核的中外合办机构,如今在招生的共有21所。中外合作办学办分为中外合办机构与中外合办项目,机构通常指中方学校和外方学校合办的大学或者二级学院,如上海纽约大学、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等;而项目通常指中方学校和外方学校合办的专业,规模较小,但数量庞大。
其余二线城市,如河南高考大省,中外合办更是多达124所(其中7所停止招生)。
有几个重要概念需要厘清。
中外合办分为计划内与计划外,计划内顾名思义,所有考生必须要经历高考筛选。而计划内中外合办又分为独立法人机构与非独立法人机构。
如今,全国共有11所独立法人机构中外合办大学,行业“黑话”称之为S11院校,像著名的上纽大、昆山杜克都属于S11。
11所独立法人中外合办大学具体名单如下: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
昆山杜克大学
温州肯恩大学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可以看到,独立法人机构开设的中外合办通常有独立校区,如上海纽约大学也被称为纽约大学在中国开设的海外校区。
而学生毕业后通常可以拿到三证。拿西交利物浦举例,西交利物浦作为西安交通大学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办的大学,毕业生是拿不到中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学位证/毕业证的,但毕业生可以同时拿到西交利物浦学位证/毕业证,以及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证。
西安交大其实不止与利物浦大学有合作,它还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合办了西安交通大学米兰理工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米兰理工学院作为一所非独立法人机构,学生毕业后不仅可以拿到米兰理工大学的学位证,还可以拿到西安交通大学的学位证与毕业证。
简而言之,S11(独立法人)创办的中外合办与外方大学强关联,而非独立法人机构创办的中外合办,通常强依附于国内大学。
目前已经停止招生或者传出关停新闻的中外合办都属于后者,即依附于国内大学的非独立法人机构。
如果要做一个小结,就目前而言,S11学校家长们可以放心报考,而非独立法人创办的中外合办家长们其实也无需过多担心。
因为就算遇到最坏的情况,比如外方学校突然撤离,中方大学也会积极寻找与其它高校的合作,为毕业生兜底。比如,上交密院正在与其它海外高线建立连接。另外据传,虽然表面上,上交密院换名,但是因为与密歇根学院有二十多年的合作历史,这层紧密链接难以彻底斩断,即如今的上交密院并没有本质变化。
中外合办,水很深
但,中外合办仍有不少“雷”。
去年,我们就发布过文章
如今高考填报志愿,“病急乱投医”的家长尤其容易被不良机构盯上。后者活跃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声称有内推渠道,可以让您的孩子低分上国际本科、港澳台大学,包括中外合办。
某位升学规划老师告诉我们,只用交29.8W可以保考生进澳门城市大学。
上文,我们提到中外合办还有一个门类:计划外。
而计划外中外合办里面的水又相当深。如今,市面上有不少机构打着中外合办的擦边球,“挂羊头卖狗肉”。
张雪峰在直播中多次讲到中外合办的优势,比如,“中外合办跟国内顶尖985的升学率(指申请硕博)是差不多的”,“想要进入某985大学本部分数线是相对高的,但进入该大学的中外合办分数是相对低的.....”
但张雪峰这些言论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计划内中外合办。然而,我们看到不少机构和营销号断章取义,利用张雪峰的影响力故意误导家长,让家长以为自己的孩子可以低分上正规的中外合办。
某博主在小红书发布有关张雪峰讲中外合办的视频点赞量近达4000,博主称这些一本院校免高考,通过校测就能上。
实际上,在直播中,张雪峰过去曾多次“炮轰”计划外中外合办与国际本科。
“所谓的计划外4+0,一定是你有出国读研的想法,不然是没有意义的。现在很多国内大学都有所谓的计划外4+0,但各位家长注意,这种计划外4+0,是没有原来那个学校的毕业证的。现在很多机构做这种东西,很多家长以为是所谓的找关系到那个学校读书,毕业后就能拿到那个学校的毕业证.....我想提醒家长天上不会掉馅饼。”
至于国际本科,通常市面上的宣传是某国内211大学+外方大学联合培养项目,比如北理工2+2,成都电子科技大学3+1等。
对于这个现象, 张雪峰更是痛心疾首地说,“可能我要动很多人的蛋糕,但我不能让老百姓吃亏。”
因为有些孩子的高考分明明是非常不错的,他能上211或者比较好的一本,但被中介忽悠花了更多的钱去读所谓的国际本科。因为孩子觉得自己的分数不够上北京理工,但他看到北京理工有3+1的国际本科,以为自己入读后将来可以拿到北京理工大学学位证。
但实际情况是,无论国际本科还是计划外中外合办,都是拿不到国内大学的学位证、毕业证,他只能拿到合作的海外大学的学位证。
计划外中外合办和国际本科,通常适合那些成绩不理想 ,但教育预算比较充足的学生,而且选择计划外中外合办和国际本科的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看海外学校究竟为哪一所,因为学生毕业后是拿海外学校的证书;二是看海外学校是否经过中留服认证,要谨防进入海外的“野鸡大学”。
而计划内中外合办的院校信息,以及毕业生究竟可以拿哪些证书,大家均可在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官网查询到具体信息。
总而言之,中外合办既蕴藏着蓝海与机遇,但也同时“玄机”与坑堑密布。在选择前,家长们要擦亮眼睛,做好调研。
-每日教育新知-
股票配资行情,股票配资资讯第一门户网站,股票配资知识联系方式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