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重庆市南川区司法局组织区市场监管局、区城市管理局与西城街道综合执法队到重庆曼雨如初餐饮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执法。不同于以往携带厚厚的检查表格,这次执法人员仅用手机扫描企业工作人员出示的“企业码”,企业信用信息、历史执法记录等关键数据即刻显现。很快,执法人员就完成了全部检查项目。
\n今年以来,重庆市以超大城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为牵引,系统构建“无事不扰、包容审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涉企行政执法新模式,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奋力打造涉企行政执法新范例。
\n清单尽列 无单不查
\n今年3月,市司法局召开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工作推进会,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行政检查主体,清理公布检查事项,从源头上遏制乱检查。
\n规范涉企检查,优化营商环境,关键看落实。聚焦“谁来查”,市司法局牵头制定《重庆市涉企行政检查办法》,开展全市行政检查主体资格清理,明确具有主体资格的单位3508个、人员54186名;聚焦“查什么”,全量梳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建立1132项检查事项清单,实施动态管理;聚焦“怎么查”,实施年度检查计划统筹管理,构建15个“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降低涉企检查频次20%以上。
\n此外,全市还全覆盖制定50个行业领域的裁量基准,稳步推进柔性执法,梳理柔性执法事项清单,广泛推行说服教育、提醒告诫、责令整改等非强制性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n截至5月底,专项行动共收集问题线索1910条,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1964.73万元,为企业挽回损失1481.56万元。
\n信用越好 检查越少
\n“请于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做好亮照经营。”2月28日,沙坪坝区司法局牵头,该区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等部门和镇街联动,依托“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平台,顺利完成对磁器口古镇演出场所等领域企业开展的“信用+执法”联合行政检查。当天下午,各执法单位当场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现场指导企业完成整改,真正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
\n当前,市司法局正通过“信用+执法”综合场景建设,推动信用监管精准化。围绕随意执法、任性执法等问题,在“9+2”中心城区,全面推行跨部门双随机分级涉企检查机制,推动“执法+监督”与“渝悦·信用”应用贯通,140余万户市场主体的公共信用评价数据入库管理,按四个等级对市场主体实行不同频次检查,A级企业被检查率降至3%以内,初步实现“信用越好、检查越少”。
\n“通过建立信用数据实时共享机制,推动企业信用评级动态化管理,形成‘自查——整改——修复——提升’的良性循环,引导企业主动争创信用建设标杆。”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n两码互核 一览无遗
\n4月30日,由高新区综合执法局、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组成的执法队伍抵达重庆郭氏洪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门口。
\n“您好,这是本次检查的二维码,您可以通过‘渝快办’扫码查看本次检查的具体内容。”随后,3名执法人员分别用“执法+监督”数字应用移动端扫描该企业的“企业码”,即时获取企业的基本信息、信用等级、检查任务和历史执法数据等。
\n这次检查是重庆依托“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在全国首次落地“两码互核”工作机制。
\n据了解,重庆市此前在涉企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中推出了“企业码”,执法人员扫描后,即可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此次改革,又加推“执法码”,通过“两码互核”,有效杜绝执法人员在没有执法任务时线下私自查、确有监管责任“放水查”甚至不去查的问题,真正实现全市行政检查任务明、底数清、全监督。
\n数字赋能,让执法更规范、更科学。今年以来,全市加快构建科学、系统、高效的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体系,累计实施“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检查11374次,进一步减少执法扰企,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n重庆法治报记者 舒楚寒
\n原标题:执法检查瘦身 企业轻装快跑 我市构建涉企行政执法新模式,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股票配资行情,股票配资资讯第一门户网站,股票配资知识联系方式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