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数据,真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怎么看都不靠谱。乌克兰用8000人换俄罗斯11万,难怪有人说俄罗斯这次算是失利的一方?这数据一出,怎么也觉得有点不符合常理吧。
美国白宫直接公布了个伤亡数字——乌克兰死了8000人,而俄罗斯则有11万2500人伤亡。按这个比例算的话,哪怕不怎么会算数的人也能看出来,俄乌的伤亡比例大概是1比13。这就是说,一个乌克兰人阵亡,得有十三个俄罗斯人牺牲才能平衡。这种说法靠谱吗?你觉得可能是真的嘛?
去年普京在访谈里被问到“战场上的伤亡情况”,他挺直腰杆一句话:“伤亡比例是15,我们这边是一,乌克兰那边是五。”这个数字跟美国白宫刚公布的那些伤亡数字差得跟天差地别。不知道是谁在吹牛:一个说自己牺牲了5000人,打死敌人2万5,另一个则说自己死了11万,敌人伤了8000。到底谁的话更靠得住?
其实,脸上的表情就说明了一切。特朗普劝说和平搞不好,乌克兰败得一塌糊涂后,白宫那边就一边带着情绪一边统计伤亡数字。可普京报的15比例,又有多少可信度呢?这两组极端的数据,到底哪个更贴近实际情况?
咱们还是得看看现场的实际情况。7月17号,这俩国家在伊斯坦布尔达成了换俘的协议。俄罗斯方面交还给乌克兰1000具士兵的遗体,但乌克兰这边只给了俄罗斯19具遗体。
这1000比19的差距,是不是挺有意思的?这比例可完全不像美方说的那种“俄罗斯惨不忍睹”的样子,反倒让人觉得心里发凉——乌克兰前线是真的压力挺大的。
现场的画面啊,有运尸车不断进出,家属们的哭声像潮水一样涌动。这可不是数字,这是实实在在的血淋淋的场景。
说起乌克兰,其实不少人觉得就像是“小弟欺负大哥”,但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乌克兰之前可是苏联最核心的军事力量之一,底蕴丰富,许多将领也是“战斗民族”出身。虽然核武器被销毁了,但常规武器装备可不少,底细还是挺深的。
虽然俄军看起来“所向披靡”,但乌克兰人那股死扛的精神,还真没让俄罗斯轻松过。武器、装备和情报,北约都帮了不少忙。实际上,俄罗斯跟乌克兰打仗,更多像是在跟北约掰手腕似的。
现在前线的状况怎么说呢?俄军在顿涅茨克搞了个新动作,主要目标是攻占红军城。不光是地面部队在推进,还损失了300架左右无人机,还有N枚导弹,都往乌克兰的大后方猛轰,密集得很。
这样一来,就是拼命“保命”了——自动武器、无人机、火力全覆盖,打仗的模式也跟着变了不少。
两边的部队都变得机灵了,大家都想“多打敌人、少误伤自己”,除非真傻了才会搞大规模硬碰硬。你可能会觉得,俄罗斯土地宽广、底蕴雄厚,仅靠资源就能让乌克兰受不了?其实也不是没有担忧。
到现在这步,俄罗斯遭遇了西方的全面制裁。能源出口受到限制外汇收入也大打折扣,不得不靠卖油卖气这些东西来拼凑一天的日子。
美国握着能源管道,不让买俄罗斯油,嘴上说得挺响亮,但实际上,印度和巴西还在偷偷摸摸地打量着,没彻底放弃。
要是这些国家都不再购买俄罗斯的能源,俄国的经济撑不了几天才算真问题。到那个时候,不光是对乌克兰施加压力的问题,连自己民众能不能过上好日子都变成迷糊账了。
这几年,乌克兰的泽连斯基像跑了几条腿似的,跟谁都能混得挺亲密。欧洲的资金、美国的火炮,源源不断地送到战线。
“脸面都丢光了”这话,在乌克兰不少人嘴里其实算是一种自我调侃。不过,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让自己的人感觉有面子,而是为了“坚持住别倒下”。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种国际帮衬就像输血一样,未必能把命救回来,但总能保证你还能坚持,坚持得住不倒。
究竟谁能撑得更久呢?罗斯的经济大旗到底能扛到哪一天?乌克兰的体力会不会先耗光到不行?
8000比12500,看着就像“美好愿望清单”似的,让乌克兰的支持者们眼睛都亮了。再看看现场换尸体的数字,不管怎么算,俄罗斯“人海战术”基本用不上,反倒是乌克兰在坚持苦苦守着点。
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可别欺骗呀,俄军在红军城一线不断推进,可乌克兰这边的局势还在被动挨打。怎么看呢,就觉得普京那边公布的“15”数据比较靠谱点。至于白宫那套“113”,看起来太离谱了。
股票配资行情,股票配资资讯第一门户网站,股票配资知识联系方式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